4月8日,“城市与我们:重建联结”三联人文城市论坛暨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成都西村大院项目获得“三联人文城市公共空间奖”。其他四个奖项分别是——连州摄影博物馆获得建筑设计奖,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更新实验获得社区营造奖,“绿之丘”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获得生态贡献奖,常德老西门棚户区城市更新城市创新奖。颁奖典礼上,还发布了人文城市《成都宣言》。
五个获奖项目领奖者同台合影
《三联生活周刊》首设人文城市奖
三联人文城市奖是由《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首次发起的建筑/城市评奖,旨在寻找和发现、并激发公众参与,来推动一场关于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的讨论。去年6月,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邀请到由28位城市、建筑及人文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提名团,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王建国等10位建筑界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以及7位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组成的终审团,共同开启人文城市奖的评选。历经提名、入围、初评、实地考察及终评,产生了每个子奖项的5个、共计26个入围项目。
终审团主席是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张永和,他认为首先要有好的城市肌理,才有更人性的城市。张永和亲自为三联人文城市奖设计了奖杯,强调建筑的在场性:“我们把这个奖发给正在发生的事情,发给今天中国城市里的建筑。”
蓉城论道:何为理想城市
以揭晓三联人文城市奖的名义,4月7-8日,来自人文、建筑、传媒领域的嘉宾聚首成都,探讨美好的城市生活和城市体验应该如何实现,何为真正以人为尺度的理想城市。
“成都是一个强调生活的城市,从容、优雅,依然具备创造活力,”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说,人文城市奖论坛和颁奖盛典落地成都,正是因为成都宜人的生活气息,这种生活气息就是一种人文属性。
在同样担任终审评委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眼中,成都是美好的、人性化的,他认为评选人文城市的目标,是让城市营造的诸多结构,足以配得上人性最基本的多样、复杂、琐细、与深邃。“成都是很好的例子,洋溢在这座城市中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不光是几大人文设施建造,还有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供大家选择,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王辉认为,茶馆文化是成都最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之一,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日常的生活,没有被文化工业驯服。
成都,“为人的城市”
近年来,成都将“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给何为理想人文城市提供了一个生动注脚:人是城市的尺度,而文化是城市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持久竞争优势。
成都建城至今2300余年,名未改、址未迁,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今天的成都,正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公园体系和开敞空间为城市文化载体,一方面传承着灿烂辉煌的巴蜀文脉,一方面书写出丰富多彩的当下,深度萃取巴蜀文明、天府文化的内涵特质,将文化作为城市持久的内在动力,提高天府文化软实力和显示度,致力于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最新统计显示,成都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及质量、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均居全国第一,对人的关切细致入微到了关注每一个人“上班的路”“回家的路”,重视人们行走、站立、坐下、观看、倾听及交谈的维度,重视街头巷尾、公共空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足见成都是一个坚持有感发展、“懂生活”的城市,重视人们的认知与情感、安全与归属、需求与价值等人文类因素的深层满足。如杰出的丹麦城市设计师扬·盖尔所说,“一个好的城市就像是一个好的派对,人们在此停留的时间比原本必要的还长,因为他们感到快乐。”成都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乐在其中的城市,让人永不厌倦的派对。
图片由三联人文城市奖活动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