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闲适地喝着咖啡,一边欣赏倒映着雪山的菁蓉湖;在菁蓉湖运动岛上,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网球……如此令人着迷的生活,就在成都市郫都区菁蓉湖社区。
“南有兴隆湖,西有菁蓉湖,我们这个以菁蓉湖命名的社区,拥有1500亩的公园,地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核心区,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正努力建设‘进可都市、退可田园’的新型国际化产业社区,积极构建‘人城境业’和谐共融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近日,记者到菁蓉湖社区采访,社区党委书记李奕锦兴致勃勃地介绍说,产业型公园社区是菁蓉湖社区最显著的特征,生态优厚、产业特征显著,服务着3万余名电子信息产业人才。
重大利好加持。在不久前闭幕的郫都区第十五次党代会上,郫都区确立了“科创高地、锦绣郫都”的目标定位,建好科创新城被视为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的第一任务,而菁蓉湖社区就处于科创新城的核心区域。
“灰姑娘”变“白雪公主”
“微更新”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菁蓉湖社区原名大禹社区,在村(社区)机制体制改革中,因近年来新建成的菁蓉湖而得名。良好的生态本底,是菁蓉湖社区最显著的特点,如何将生态本底用好用足,社区下足了功夫。
在菁蓉湖社区采访,与菁蓉湖仅几百米之遥,清水河畔一座通体透明的建筑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咱们社区打造的新消费场景‘源立方’,咱们菁蓉湖国际化产业社区服务中心就在这里面。”李奕锦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集运动时尚、生活美学和社会创新为一体的公共复合空间。
“源立方”的“源”字取自所在的德源街道,“立方”寓意无限种可能。去年8月以前,它的外墙还是灰色的,名字叫“禹邻汇”,公配房的痕迹很明显。“2015年闻香公园落成时,修建了这处公配用房,供环卫工人堆放扫帚等环卫设备,另外配建了一处公共厕所。”李奕锦回忆说,这个公配用房利用率并不高,一层用于环卫工人停放电瓶车、垃圾车,堆放清扫工具,二三层更是长期闲置;另一方面,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发展,高学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人群需求发生了变化,区域配套服务不足,菁蓉湖社区也面临着品质化、个性化消费场景匮乏的窘境。
如何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德源街道决定向闲置资源要效益,按照“商业化逻辑”,围绕“生态价值转化”,结合“美学综合运用”,着力推进社区环境“微更新”。于是,昔日的公配房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首先是外观,将灰色外墙变成了白色,并新设计了造型别致的屋顶,与一旁流淌的清水河“画风”高度融合,从空中俯瞰,神似展开的“梦想之翼”。
其次是改造功能分区,过去所有空间围绕环卫设备存放“混为一谈”。现在结合周边场景服务需要,进行了重新区隔。“源立方”旁新打造出一处社区运动中心,因此一层作为运动休憩空间,设计了淋浴和休息场所;二层为社区组织孵化中心,轻松愉快的环境帮助大家激发创意、孕育灵感;三层为新打造的UME星空餐厅,适合全龄发呆、办公,谈天说地。三处空间相互联动,充分发挥“立方”效应,形成了一个“回应市民需求、彰显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创意、提升功能品质”的家门口的复合空间。
如今的“源立方”俨然从一个“灰姑娘”化身为“白雪公主”,这里不仅能喝咖啡享用美食,还能挥拍出汗运动健身。入夜后,坐在三层的露台上,抬头见星空,入耳皆鸟鸣,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围绕科创新城建设
打造环菁蓉湖高品质生活圈
“源立方”从“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社区合伙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区党委副书记梁茜告诉记者,结合郫都区的社区合伙人模式,社区党委将“源立方”的空间美化和功能布局方案面向整个成都市发布,共招募了40余家商企,参加了项目的遴选、路演答辩、尽职调查,最终选择了最有运营能力和情怀的两家商企,参与网球中心和UME星空餐厅项目的建设。
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在这个过程中,由政府出资70万元对空间立面设计和二楼社区服务中心的公共配套服务建设,撬动了网球中心和星空餐厅各自投入350万元和150万元,总共500余万元,进行运动场景和消费场景的打造。“空间更新建成后,最大的挑战是它的应用和激活,好在空间从需求调研和共建都来自居民的参与,所以整个空间的使用非常高频率和高效,并且要进行预约和排序才能使用到。”梁茜说。
项目建成后,一层“源立方”网球场吸引了很多高端企业的人才下班后过来打球,吸纳了140余名华为等企业员工注册为会员,而像社区网球邀请赛和UTR全球网球积分赛等赛事场次达10场,同时网球场还为辖区居民、儿童和青年开展年价值15万元的公益时段和公益网球班课程。
自“源立方”改造完成以来,已经相继举办了“菁蓉湖杯”社区网球赛、UTR全球积分排位赛、“菁遇良缘”浪漫等赛事、活动,并一次次凭借“内外兼修”的气质,在来宾的朋友圈中占据“C位”。“环境变好了,外观提升了,来这里也待得住了。”居民纷纷表示,这样的“微更新”深得民心!
“德源街道作为科创新城建设的首位区域、核心区域,必将在城市形态、产业结构、公共服务等方面迎来全方位飞跃。”德源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晓东表示,下一步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完善城市规划,强化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跨区联动发展格局;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打造环菁蓉湖高品质生活圈,推动桤木河旧城更新,形成国际范儿、德源味儿的消费场景。
引入社区合伙人
社区治理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首创‘社区合伙人’品牌理念,争取区域内外符合社区发展治理原则的商企、社群、个人等与社区共建发展的一种模式,旨在为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产品,营造‘人人参与公益,人人享有公益’的良好氛围。”郫都区社治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社区合伙人”通过“公益+低偿+市场”的运营方式创造商业利润,激活社区闲置空间,部分年利润注入社区基金,用于社区营造、助老助残等领域,实现了社区治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以互利共赢为基础,郫都区激活了“商企合伙人”“社群合伙人”“个体合伙人”3类社区合伙人发展动能。比如在链接“商企合伙人”过程中,从3个方面有效盘活了社区闲置空间资源。
一是空间换资源。引导商家以契约形式租用社区闲置空间资源,开展附加公益、低偿收费等商业运营活动,共同打造新消费场景。吸引了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拓米餐厅、胡桃里等“社区合伙人”,筹集300余万元推动社区闲置空间改造,打造出“梦享书院社区生活坊”“双小柏厨房”等便民生活场所15个,推出“几人小馆”“创智E站”等新型社区交互空间21个,17个新消费场景成为居民消费首选地和“自拍打卡网红地”。
二是空间共使用。商企合伙人将自己的生产营业空间提供给社区居民使用。如京东方将职工篮球场、舞蹈室等文体设施与社区共享,鑫苑城将售楼部会议中心提供给社区使用等,实现了居民公共活动空间扩大近万平方米,公益服务每年增加上千人次的社会经济价值。
三是商企做公益。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定期向社区基金池进行资金或物资的直接捐赠。累计收到公益资金200余万元,助力了社区文化发展、自治组织培育、扶贫济困等上百个公益项目的实施。
【延伸阅读】
以公益竞赛的方式
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主动参与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是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社区治理存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参与机制不健全、社区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2018年以来,郫都区委社治委创新建立了“社区合伙人”治理模式,从合伙人的概念分类、核心要素、运行规则、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探明了“社区合伙人”模式背后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内涵,建立了一个在社区治理层面“政府—市场—社会”融合共生的社区共同体。目前,郫都区已聚集各类“社区合伙人”800余个,筹集社区公益基金1200余万元,服务社区居民10万余人次。
“积极为‘科创高地,锦绣郫都’贡献社治力量。”郫都区社治委相关人士指出,下一步,计划以公益竞赛的方式,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主动参与性,依托社区公共空间,建立“社区合伙人”工作站,依托社会工作服务,系统展示社区合伙人系列成果。同时加强对每个专项领域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不同领域的意见建议,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对不同合作方式,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政策研究,确保政策执行落地见效。
成都日报记者 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