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房产频道

房产 首页 >> 坊间
成都首个社区企业三年成长记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21-04-07 11:06:52 )   来源:成都日报

5000万元!这是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企业——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最新的投资尽调估值。

从成立到成长,再到长大,“宜邻”公司花了3年时间。一个社区企业缘何成长如此迅速?它为何诞生在这里?它又给居民带来了什么?它是否适合被复制到更多的社区?近日,记者走进黉门街社区,寻找答案。

审势与乘势

响应成都市委的号召,2018年,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在武侯区应运而生,黉门街社区成为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社区,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兼任公司董事长。

绕过黉门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区,再穿过一条长廊,就来到了成都首个社区企业——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的办公区,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空间,五脏俱全。

也就是这个小小的社区企业,仅仅3年时间,从投资不足100万元,估值就攀上5000万元。壮大的背后,它经历了怎样的际遇?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主干”,今天的成都,实际服务人口已超过2100万,拥有4300多个城乡社区,与处于城镇化加速期的中国其他城市一样,面临“成长的烦恼”:交通拥堵、看病难、停车难,缺少养老托幼机构、没有公共空间,居民形成“孤岛”……

几乎所有的问题和矛盾,都夯压到最基层的单元格——社区,考验着社区的制度安排、组织体系、资源配置、服务供给。能否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施政者的必答题。社区改革,时不我待。

社区改革的资源从哪里来?除了上级投入,成都更创造性地想到“取之社会,用之社区”,借鉴市场体制经验,以社区企业为资源盘活平台,从新社会阶层到志愿者,都可为社区治理出力,同时参与相应利益分配。

黉门街社区地处华西坝片区,占地面积0.7平方公里,有居民院落45个,住户6328户,人口1.8万余人,每天人流量达10万余人,是成都市南一环路内侧城市人口密集区。

作为成都市社区治理改革试点,这里非常具有代表性。没有现成的经验,一切只能靠探索。响应成都市委的号召,2018年,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在武侯区应运而生,黉门街社区成为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社区,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兼任公司董事长。

这是成都市首家服务居民的社区公司,如今,成都市经过认证的社区企业一共有73家,居全国第一。作为领头人,申民辉内心是忐忑的,他担心自己出任“宜邻”董事长引来非议和调查,也害怕居民入股资金亏损无法交代,但又隐约觉得这是未来社区改革发展的方向,是一件“大事情”。

机遇与挑战

让居民变股东,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消费者,还可以是志愿者。多重身份叠加,使居民从服务的末端走向服务的前端

书记当董事长,居民当股东,社区企业成立了,“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接下来是运营。

“万事开头难!”申民辉坦言,市委号召是一方面,但能否干成干好,关键是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该怎样整合?在黉门街社区当了20多年社区书记,申民辉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资本不足。社区拥有区位优势,地处华西坝片区,辖区有川投、能投等社会资本,但资源信息供需不对称;

——资金不足。社区发展的意愿很强烈,与武侯资本公司、四川都市阳光农业集团、云峰资本和社区居民入股共同发起成立企业,其中社区占比达到47%,但是政策束缚,社区光占股不出资,拖企业运营的“后腿”。

——团队不专业。社区人才资源丰富,但是人才与企业经营匹配度不高。

正视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

筹集资金,公司开了一场又一场“居民入股会”。目前共有28名居民成为了股东,领到股权证书。28人先是推举一名代表成立了合伙公司,再由这家公司对社区服务公司进行投资入股。这28位居民投资少的几千元、多的几万元,居民认购了公司大概50多万元的企业股份。“今后公司发展得好再增资扩股,按比例返还给合伙公司。”他认为,最了解居民的肯定是居民自己。让居民变股东,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消费者,还可以是志愿者。多重身份叠加,使居民从服务的末端,走向服务的前端,“可谓是一举多得。”

居民王有蓉是居民股东之一。“其实,刚开始听说社区要成立公司,还是持怀疑态度的。”王有蓉告诉记者,社区公司会将盈利的20%投入社区公益基金,这就能改进社区服务;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养老和托小,社区居民都能从中受益,“正是这一点打动了我。”

公司盈利的20%投入社区公益基金又将去向哪里?如何让社区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不忘“公益+盈利”的初心?申民辉表示,基金将用于支持社区开展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社区居民及子女教育等各项公益项目。公益基金的使用也并不是听社区公司“一家之言”,根据社区需求,每一个项目都会和社会企业公平竞争。

突破与创新

以前是“拿钱办事”,现在是“赚钱办事”,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社区企业为社区发展治理注入的是活力,更是想象力

社区企业成立后,申书记多了一重新身份——申董事长。

“多了份责任,也惹了一些麻烦。”申民辉,作为社区书记,兼任企业董事长,这样的任命,曾被很多人质疑。怎么解决?“兼职不兼薪呗。”即便如此,也没有解决这个麻烦,申民辉苦笑道,股东企业每年审计过后,法务就会找上门,为此他“年年都在写情况说明”。

直到今年,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深化城乡社区减负提能增效的若干措施》,措施明确表示,社区两委成员可以担任社区社会企业法定代表人。“申董事长”终于“合法化”了。

一人肩挑两职,既要做好社区的工作,又要管理运营好社区企业,如何转变角色,做到双管齐下?社区企业又将如何定位运作,真正让居民受益?

已经和黉门街社区居民打了20多年的交道,申民辉摸准了居民群众的各种诉求,对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这件事“成竹在胸”。作为社区书记,他能第一时间掌握居民的需求,站在企业的角度而言,他们能收获更大更稳定的客户流,“社区公司最大的特点是满足居民的需求,解决社区治理的难题。”

具体运作上,社区企业将服务目标群体进行了细分:有家政服务需求的群体;有养老需求的群体;有施行物业管理意愿的老旧院落;有医疗康养的老年群体等。

小社区,大经济。近年来,不少资本争相进入社区,抢占市场份额。当社区经济站在风口之时,社区公司是否会面临社会公司带来的激烈竞争?

在申民辉看来,两者并非是争夺市场的竞争关系,而是形成一种平衡关系,共同发展,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服务链。实际上,社区企业更像是一个平台。一方面精确对接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吸纳更多的企业进行服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自从有了社区公司,我们社区的民生项目升级更快了。”今年78岁的邓波飞老人独居在家,每到饭点就来到住家楼下一辆饭香四溢的粉色小车“奶奶名厨”流动食坊餐车前。他见证了“奶奶厨房”从为空巢老人送餐的1.0版,升级到志愿者为老人送餐2.0版,再到为老人提供团餐的3.0版的全过程。

形式在变,但是社区企业“为民服务”的初心依旧。据介绍,3年来,他们先后运营了“智能共享书屋”“医养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奶奶厨房”“黉门社区学院”等七八个项目,通过项目落地服务居民,现金流基本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甚至反哺社区公益基金30多万元开展服务居民的各种项目。

以前是“拿钱办事”,现在是“赚钱办事”,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社区企业为社区发展治理注入的是活力,更是想象力。

成都日报记者粟新林 

编辑:范瑞鸣 [关闭窗口]
Super成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