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房产频道

房产 首页 >> super成都
成都,不妨看淡“新一线榜首”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21-05-31 12:06:59 )   来源:super成都

这几天成都有点“火”。5月26日,四川省发布七普人口数据,成都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成为全国常住人口破2000万的第四城。次日,《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成都不出意料地连续6年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不过对这份最新榜单,外界颇有争议。

“新一线城市之首”拿到手软之后,成都似乎有了点“偶像包袱”。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是成都连续6年蝉联该荣誉,实际上,在2013年-2015年公布的15个新一线城市评选结果中,成都也是排在第一顺位的。

事实上,今天的成都,就算未获“新一线城市”榜首,也不会令其商业魅力与城市吸引力减分,这座常住人口已达2093.78万的大城,已有了看淡“新一线榜首”花冠的底气。

回到2013年,彼时《第一财经周刊》首创了“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因为觉得“行政级别和GDP并不能恰当反映城市的商业魅力和经济增长潜力”,所以从“公司和公司人角度”,综合人均收入、教育资源、大公司和大品牌选择等商业指标,对中国城市进行了新一轮城市等级划分。

这里有三个关键信息。一是“新一线城市”是非官方评选。二是“新一线城市”评选看的是商业指标,和城市GDP关系不大。三是“新一线城市”的评选导向,是想告诉大公司们,是时候去这些城市布局发展了

成都在2013年被选为“新一线城市”方阵头名,除了因为“在手游产业、大公司战略重点城市(《财富》500强企业入驻248家)”等方面高居榜首外,还有一个理由是,“在公司人意向工作城市中跻身前三”

换个角度说,这个NO.1的排名表明——成都对大公司、高级人才的流入渴求,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这样理解没毛病。

不过,当看到“新一线城市”这几个字,更多人立马想到的却是,这是要比城市GDP或综合实力啊!这样的误解,随着“新一线城市”知名度的增加而不断加深,质疑声也随之产生,常见的是,“我们城市GDP比某城高,反而排到某城后面了”“成都又是第一?”……

看看今年新一线城市榜单发布后的网友反应,依然是质疑与点赞齐飞——

有为成都打CALL的

有为其他城市排名鸣不平的

 

有直接写长文争辩的

有发现排名争夺战背后真相的

七嘴八舌中,人们可能会忽略掉这样一个事实——如今,“新一线城市之首”的头衔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和以前相比,已变得没那么突出。

新一线城市榜单强调的是“城市商业魅力”,而非城市综合实力。那些与成都一同进入榜单的新一线城市,比如杭州、重庆、苏州,没有“新一线之首”的花冠,却依然成长得飞快

以杭州为例,今年一季度,杭州GDP总值达到4198亿元,虽不比成都一季度GDP总值4552.84亿元,但前者的同比增幅(18.3%)却要高于后者(17.3%)。

重庆和苏州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表现,无论GDP总值还是增速,也高于成都(重庆:5995亿元,增速18.4%、苏州:4723亿元,增速21.1%)。

苏州今年一季度21.1%的GDP增速,在全国GDP十强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汉。其成绩单除了旅游业加持,还有特色产业的贡献,如制造业、轻工业、生物医疗产业上的发力。

杭州在新一线城市里保持强劲增速,受益于其支柱产业的猛进。一季度,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就同比增长28.1%。此外,杭州在独角兽企业及上市公司数量上的领跑也是极大助力。

如今,“新一线城市之首”的头衔,不再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

回头来说成都。

“新一线城市之首”对成都来说还是必不可少吗?答案显而易见。今天的成都,在城市能级、城区格局、支柱产业、轨道交通、人口聚集等方面都有了跨越发展,早就不再需要用一份榜单来为自己正名。

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成渝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

拥有超2000万常住人口的大城;

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全国地铁运营里程最快突破500公里的城市,紧随沪京;

继北京后又一个“七环”之城;

全国首个公园城市;

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独角兽岛;

主营业务收入破万亿的电子信息产业;

超过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领馆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

对“新一线榜首”这个加分花冠,成都大可看得淡然一点。向其他新一线城市学习,做强特色产业,借力人口聚集推动城市生产消费持续增长,加快城市转型,推进三城三都建设,让一个超级成都尽快成型,这比任何加分头衔都来得重要。

图片由super成都提供

编辑:范瑞鸣 [关闭窗口]
Super成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