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房产频道

房产 首页 >> 深度
家门口就是运动场!成都去年打造50处“社区运动角”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22-01-19 11:23:45 )   来源:成都商报

清晨,锦城绿道,在朝阳下奔跑,大口呼吸青草与晨露味道的新氧,净心洗肺;午后,江滩公园沙排场,赤脚立沙地,热浪下跳跃扣杀,沐浴阳光,挥汗成雨;夕阳时分,麓客岛湖泊,微风阵阵,勇立潮头,追风逐浪,感受都市滑水的别样魅力。

传统的健身、徒步、游泳、球类运动,新兴的攀岩、滑雪、马术、卡丁车等,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专属玩法,乐享其中。

像这样让人身心愉悦的体育消费新场景,去年,成都新增超过50处。升级运动健身圈

家门口就是“运动空间”

为市民健身举步可就,成都构建完善“15分钟健身圈”。去年7月,成都发布全国首个《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为“家门口”运动空间的规划打造,提供了科学的标准指南。大量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新建、改造的运动空间,不断涌现。

16岁的蒋轶,家住府青路三段,是一名滑板爱好者。以往练习滑板,他得坐车去太古里。而府青运动空间的建成开放,让他下楼就能“滑”。这里规划了专门的滑板区,提供多个起伏地,让小众运动也能找到“归宿”。

去年5月,府青运动空间一经亮相,便成为成都的“网红”运动打卡点。在府青路三段的高架桥下,是一个绵延数百米的“运动长廊”,建设面积约13800平方米。这里有3个3人制篮球场、2个互动足球场、1个滑板区、1个街舞轮滑区、1个乒乓球场、2个儿童游乐区,运动功能齐全。

与府青运动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位于通惠门路37号街旁空间的WePark玩湃社区足球公园。这个约900平方米大小的社区运动角,由“24小时智能足球教室”“快乐足球练习场”“社区智慧康体空间”“快乐运动文创沙龙”组成。运营至今,共计服务15分钟步行范围内社区居民约15万人次,举办了220余场社区体育活动与全民足球赛事,成为周围社区居民的首选运动场所和“社交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年,像府青运动空间、WePark玩湃社区足球公园这样的市级示范“社区运动角”,成都打造了50处。

就在上个月,成都首个室外智能健身房也在东部新区地铁18号线三岔站站前广场建成投用,为市民提供了最前沿、最智慧的科学健身方式和场地,配备了集成体质测试系统(体测亭)、立式健身车、推胸划船双功能训练器、智能竞赛车等19组器材,市民均可免费使用。

作为体育惠民工程,公园、绿道、运动空间的健身设施“智能化”,已是成都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成都在洛水湿地公园、交子公园、府河摄影公园等市内多个新建公园内打造“智慧绿道·科学健身”示范段,在江滩公园、桂溪生态公园、锦城湖等场所修建了智能体育设施。全域成都建设的智能体育设施点位已超过50处。

推出体医融合新举措

科学健身指导更方便

为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市体育局还通过创新体育举措为群众办实事。去年12月,全国首个“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平台”在成都应运而生。

该平台可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健身指导及服务。通过“运动处方库”给出科学有效的“运动处方”,在“社区运动健康师库”找到身边的社区运动健康师,参照“科学健身指南”中的健身指导视频锻炼,按照“运动膳食营养指南”科学饮食,以“食动平衡”为切入口,突出运动的科学化和个性化,达到科学健身、平衡膳食的目的。

目前,该平台已在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上线运营。从运动医学专家、医生等用户的反馈来看,使用效果良好。下一步,该平台将继续完善功能,规范操作,并计划在成都市更多医院投用。

在体医融合方面,去年成都取得诸多成果。如完善 “成都体育锻炼适宜指数”发布机制,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惠及人次已超4500万;探索推动市民健康“关口前移”,启动“社区运动健康师”培训工程,培训社区健康师1000余名、社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945名,开展社区级科学健身指导服务1150场次;同时,国民体质监测人数超12.4万人,市民体质合格率提升至93.1%。

在成都东部新区石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生、社区运动健康师蒋景元看来,“体医融合”关乎群众身体健康,是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作。他通过参与社区运动健康师培训,从运动营养、科学健身、伤病防护、心理调试这四个方面入手,把“运动让身心更健康”的理念,传递给更多市民。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姜山

编辑:范瑞鸣 [关闭窗口]
Super成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