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是宋先生出院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43岁宋先生推着一个“小推车”顺利走出四川省人民医院。
“推车”上,一个电子设备,通过一根管道,从他的腹部,连接到心脏。这是他的“新心脏”,一颗不能断电的人工心脏,今年44岁的宋先生,拥有一颗1岁的“心”。
这颗“心”,也是全国首例商品化人工心脏,“学名”叫做左心室辅助系统。
离开医院回家已经一年了。带着新“心脏”回家的宋先生,如今生活怎么样?
一颗6斤多重的“心” 走路骑车都没问题 还能自己做饭
2022年1月7日,四川眉山彭山区人民医院,宋先生按照每隔一两个月一次的复查频次,又一次来到医院。
因为彭山区人民医院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松散型医疗集团医院,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每隔两周,也会在此坐诊。这里,距离宋先生的家只有不到20分的车程。
“现在感觉怎么样?”王文艳问。“现在很好,两条腿都不肿了。”推着小推车的宋先生说。
凝血功能如何、有没有血栓,心衰指标情况如何……这些检查项目,是每一次宋先生到医院常规科目。数据证明,宋先生的新“心脏”,在他体内运转良好。
现在,带着这颗6斤多重的“心脏”,宋先生可以正常步行,自己煮饭,简单地扫一扫院坝,家人没空的时候,他还能骑着三轮车,自己到区医院复查。这和手术前那个走一步路就要喘几分钟、晚上睡一个小时就要被憋醒的他判若两人。“现在吃也吃得好了,睡也睡得着了。”宋先生说。宋先生的体重,也从出院前的90斤,涨到现在都有110斤了。
一刻也不能“断电”的心
睡觉用交流电
备用电池随时充满电
什么是人工心脏?简言之,人工心脏就是人工制作的心脏,可以延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或者过渡到心脏移植阶段。
植入宋先生体内的人工心脏是“中国造”,由体内组件和体外组件构成。体内部分主要是人工血管和血液泵,通过血液泵代替或辅助心脏泵血功能,重量只有420克,安装在心脏下方;体外控制器像一个小盒子,有6斤重,可以放在背包里。
因为宋先生幼年患病,臀肌萎缩,为了让他更方便地随身携带控制器,医院还给他配了一个小推车。
“人工心”的运转,需要时刻确保通电。电流的稳定性,电源插口是否匹配、位置是否合理,洗澡时的电源安全问题……事无巨细。最怕的还是突然停电。这也是宋先生出院回家后,医务人员最担心的问题。
为此,四川省人民医院联系彭山区人民医院,联合电力部门、宋先生家所在的村委会、附近的宾馆,设置了多级“预案”:电力部门停电计划,需要提前48小时通知,若只是家里停电,村上、宾馆可以应急充电,如果还不能解决,随时可以到彭山区人民医院充电。
同时,人工心脏的控制设备一共配备了6块可拆卸电池,每一组可以使用6个小时,外置设备还有一块不可拆卸的内置电池,可以坚持2个小时。
“睡觉的时候,就插在插座上,用交流电,不用换电池。”宋先生说,起床后,再换成便携电池。有一次,宋先生更换电池时,没有卡好,就拔了原有电池接口,“当时就感到身上一‘颤’,感觉要晕倒了。”宋先生说,他赶紧重新插上接口,“还好搞得快。”所以,不管有没有接到停电通知,宋先生都会把备用电池充满电。
一个特殊的医患沟通群
宋先生有任何不舒服
都可在群里询问
为了更好地照顾好出院后的宋先生,四川省人民医院、彭山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设备公司的工程师,宋先生家所在的村委会干部,以及宋先生和家属,都加入了同一个微信群,以便及时沟通。
“考虑到回家之后有一系列看护问题,从换药流程到整个无菌操作观念,在住院的时候,我们就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了严格的培训,‘考核’合格才准出院的。”王文艳说,每天用药,心衰中心也给宋先生列了一个表格,包括血压、人工心转速、口服药物情况等,需要每天记录、发送到沟通群里。有任何的不舒服,宋先生也会在群里询问。“这一年都很好,一次感冒都没有。”宋先生说。
“刚来(就诊)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趴在桌子上都起不来。”王文艳回忆说,当时42岁的宋先生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这是一种末期心脏病。患病10多年,药物治疗几乎已经对宋先生没有疗效。
“心脏肌肉坏死,心功能衰减,生命濒危。”转诊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后,心脏外科中心主任黄克力发现,患者原本应该只有自己拳头大小的正常心脏,已经扩大到胸腔边缘,大约是原本心脏的4倍。
2020年11月10日,42岁的宋先生接受了全国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脏(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手术。
▼知识多一点
人工心脏比心脏移植手术
更有效率
即刻植入随时拯救患者生命
就在20多天前,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完成了第三例人工心脏的植入手术,患者正在重症监护室恢复治疗中。
“(第二、第三例)比第一例挑战更大,(第二例)年龄更大一些,还合并了一些基础疾病。”王文艳说,但目前的恢复情况都不错。
据王文艳介绍,目前,国内能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医疗机构不多。对于末期心衰患者来说,商品化、市场化后的人工心脏,与需要漫长等待器官捐献的心脏移植手术相比,人工心脏只需要很短的准备时间,就可以完成植入手术,随时拯救患者生命。
全球统计数据显示,大概有10%-15%的末期心衰患者在植入人工心脏以后,心脏功能能得到全面康复并且最终摘除人工心脏,意味着人工心脏并非只是末期心衰的替代器械,更有促进心脏康复的功能,尤其是一些合适的病程较短的心衰患者,早期植入更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廖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