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房产频道

房产 首页 >> 深度
城市体检 开出治理药方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21-09-22 16:42:16 )   来源:成都日报

立交桥下曾经的闲置空间,如今变成了市民喜闻乐见的“游乐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片区曾经人多车挤,现在顺畅多了——通过城市体检,抓取居民“忧心”的问题,予以优先解决;同时用好、用准、用活城市体检成果,按照“市级统筹、属地落实、市区联动、共同推进”的原则,多部门协调统筹,以“靶向治疗”实现综合施策、解决问题。

民有所求 我有所为

府青立交桥下小微空间利用受欢迎

篮球场上,小伙子们挥汗如雨;彩色的涂鸦地面,让水泥地面多了时尚感和趣味性;老人们坐在座椅上休息聊天,小朋友们欢快地滑着滑板……这就是记者在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街道新风路与府青路三段交汇处立交桥下的 “市民乐园”看到的。

很难想象,这个人气很高的“市民乐园”,以前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桥下闲置空间。一切,都缘于一份特殊的“报告”——城市体检报告。

“这里曾经是一个闲置的空间。我们选择打造这个运动空间的初衷,是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活动场地,而这恰好是在城市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园林绿化处工作人员邓静说。

据了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第三方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及成都自体检报告显示,成都市高新区及五城区蓝绿空间占比较低,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位于中游水平,呈现由市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情况较为明显。

“针对报告结果,我们在整治方案中提出了‘厚植生态本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布局’等具体要求,包括完成新建、改造扩建小游园、微绿地70个,实施拆墙透绿、围墙增绿、行道树增绿等多举措增绿1800万平方米,串联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将碎片、隔离、零散的生态斑块整合为完整绿色空间系统。”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结合城市体检整治方案要求,成都市积极探索利用城市剩余空间开展“金角银边”空间营建和业态植入,通过多维增绿、设施美化、社区服务功能补充等可模块化、定制式推广实施的措施,推动城市小微空间利用,有效发挥绿地服务居民休闲游憩、体育健身、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成华区府青路立交桥桥下运动空间就是其中之一。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综合施策”缓解华西医院片区“交通梗阻”

“以前川医那片应该是成都最‘闹热’的地方。”成都某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刘永贵口中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片区,因为“闹热”,让人“闹心”——因为交通不畅,车流、人流巨大,人车交织问题明显,救护车堵在路上进不了医院、医护人员上班麻烦、市民就医耗费大量时间、附近居民出行不便……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城市体检来把脉。通过“体检”,该片区的复杂成因逐渐“浮出水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20多年,医院旁边的电信路与黉门后街为“Y”字形路口,片区日均门诊、急诊量超8万人次,车流、人流大,混行交织。由于该片区位于成都市核心区,受老城区道路空间资源约束限制,泊车位严重不足,公共交通不畅,交通拥堵严重……居民“忧心”的问题,就是优先解决的问题。城市体检摸清了片区“交通梗阻”的“病因”,旋即开出“治疗药方”。

尽管过去各个部门也积极尝试解决华西医院的交通拥堵问题,但是因为牵扯部门非常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很难较好地解决华西医院交通拥堵的问题。

为更好协调各部门解决城市的“疑难杂症”,用好、用准、用活城市体检成果,成都市在摸索中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形成由15个区政府(管委会)和29个市级部门组成的城市体检工作小组,按照“市级统筹、属地落实、市区联动、共同推进”的原则,将城市体检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以简报的形式每月通报各项工作进展,加强督查督办力度。

针对华西医院片区的问题,成都市统筹协调相关负责部门,锁定“车流”这一交通拥堵主要矛盾,从“公交治堵”破题,开出了治本良方——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设置了公交专用道,调整公交站点位置,增开专线巴士,设置“就诊急停、即停即走”车位;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川大学等部门充分利用周边地下空间,建设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地下停车场,创造性新增停车场就诊休息区,实现外围停车与医院之间便捷转换,设置就医专用车道,保障生命通道畅通……目前该片区交通出行结构调整优化、道路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善。

部门声音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以城市体检为路径 回应群众期盼

“我们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城市体检为路径,通过城市自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第三方体检,建立‘查症状、找病因、开处方、管长效’的闭环管理机制,精准查找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短板与不足,针对性制定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具体工作中,该局创新构建指标体系,让城市体检接地气贴民心。“我们坚持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指引,因地制宜构建了市区两级指标体系,开展城市自体检,全方位查找城市‘病症’。”该负责人说。

市级指标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8个方面,设置了社区老年服务站覆盖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分担率等60余项指标,让老人和儿童、“新市民”和“老市民”都能在城市体检中找到自己的方位。

区级以市级指标为基础,通过“必检指标+自选指标+特色指标”的形式,建立了“10+20+N”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为全面了解群众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查找群众感受到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在自体检的基础上,市住建局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用城市体检来丈量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调查覆盖不同职业、户籍和不同收入的人群;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群众和社区管理员对城市绿地、交通、学校、医院、住房等方面的满意度。2021年,收集了社区居民问卷10356份,社区管理员问卷2206份。

城市体检结果不只是落到纸面上,更要落到地面上——成都市开展问题整治行动,用城市体检回应群众期盼。结合城市自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及第三方体检查找出的城市问题及短板,市体检办坚持立行立改,实施问题整治行动,按照“一题一策”落实主责部门,实施“靶向治疗”,明确整治任务的完成时限及可检验成果,并将城市体检结果作为实施民生项目、制定城建工作计划、城市更新的重要依据。

2021年,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市体检办提出了30项整治任务,92项可检验成果,目前各项整治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中。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纵深推进城市体检工作,进一步将城市体检向街道、社区延伸,增加城市体检的颗粒度,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和功能完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负责人表示。

成都日报记者 袁弘 

编辑:范瑞鸣 [关闭窗口]
Super成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