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许维娜)中国城市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自成立以来,备受海内外业界人士关注,已成为全国城市建设成就成果展示、城市建设经验交流、城市建设资源交互的重要平台。
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主题论坛——“2018中国城市建设科学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城乡建设部相关领导、地市有关领导、行业资深专家、城市建设相关企业负责人等应邀出席了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据悉,本次论坛旨在围绕产业政策、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生态文明等主题、结合全球经济形势和城市发展新理念,探讨分析城市建设未来格局和发展机遇,深入一带一路建设思想、建设美丽中国城市等领域进行对话交流和深入探讨。
主办方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任曲琦表示,中国城市建设科学发展论坛希望通过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能为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提供技术的参照,为城市的科学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会上,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修龙指出,近年来,“城市病”情况日益明显如:交通拥堵、生态污染、城市内涝、垃圾围城等,这意味着城建工作者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何寻找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如何探索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与增长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论坛关注热点。
为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敬民在会上呼吁创立“中国生态文明城市战略联盟”。据王敬民介绍,中国城建院将联手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共同创立“中国生态文明城市战略联盟”,旨在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优势,共同开展项目实践、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对外合作等工作,实现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健康发展,逐步实现城市向生态化、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
王敬民告诉人民网记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城建院已成为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运营商。城建院非常期待能吸纳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到技术研发、项目实践中来,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与此同时,论坛就近日PPP模式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项目管理研究室主任马小丁表示,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投资这是可行的。同时,马小丁向嘉宾列举两个实例,证明只要能通过PPP把政府和社会投资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形成更大的合力,推动城市建设。
马小丁建议,要合理运用PPP模式,如建立“最适宜原则”下的投入和风险分担机制、“公与资”各得其所的利益分配机制、应用市场化运作弥补可行性缺口、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的管理等,从而实现 PPP“1+1+1大于3”的效果。
根据大会组委会的安排,除了主论坛之外,期间还安排了生态文明、综合管廊、城镇清洁供热规划三个分论坛。